90后空降兵操刀MG4,这波背刺老东家的操作能成?
MG新帅陈萃刚上任就搞事情!
把上汽大众ID.3捧成黑马的原操盘手,转头带着新MG4精准狙击老东家。
首发OPPO智行系统,手机摇一摇秒开导航,苹果华为全兼容,车机卡顿彻底翻篇。
放话年销冲20万辆,两年砸100亿推13款车,渠道狂铺500家店,90后狠人连自己都卷。
陈萃这手“全球标准反哺中国”的牌打得险。

欧洲市场被35%关税卡脖子,自家MG4销量刚被ID.3反超;国内价格战血拼正酣,MG品牌力还差点火候。
现款MG4上月只卖10台,新款想翻身得靠两大绝招:半固态电池真落地,续航焦虑直接破局;入门价杀进10万内,正面硬刚比亚迪海豚。
8月新车没这些狠活,所谓“狙击”就是空谈。
转型“买菜车”的MG4设计更顺眼了,2750mm轴距塞进4米4车身,内饰砍掉多余按键专注实用路线。

但年轻人买账吗?

95后要的是技术新鲜感+价格够炸——手机控车算亮点,但半固态电池若跳票,537公里续航在2025年只能算及格。
渠道狂拓500家店听着唬人,可4S店密度干不过比亚迪,线上流量玩不过新势力。
陈萃的背刺本质是自救。
欧盟关税重压下,MG必须靠中国市场回血。

把欧洲销冠车型拉回国内打价格战,是地缘政治逼出的险棋。
技术牌堆得猛:半固态电池降本提续航,线控底盘暗藏操控彩蛋。
可上汽的技术库能掏多少干货?
成本控不控得住?
卷技术还是卷价格?

两头都抓才是真本事。
总结:
这出“前ID.3亲爹变MG4狙击手”的商战戏码,看着像职场爽文,实则刀尖跳舞。
陈萃懂年轻人痛点,OPPO智行生态开放算一步好棋,但品牌认知度得靠价格撕开口子。
半固态电池若真量产上车,10万级市场可能洗牌;若只是期货噱头,再猛的营销也救不了场。
坐等8月价格掀桌,没惊喜就成惊吓。